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2:24 点击次数:100
现实中真有“农夫与蛇”的故事!
2025年3月14日,一贯与中国关系融洽的尼日尔,忽然决定驱逐3名中国石油公司的高层,并扣留了超过一亿美元的中国资产。
这一行为让中国感到困惑不已。毕竟,从修建检出设施到派遣医疗救援队,我们一直在支持这个兄弟国家,如今设施也已经建成,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选择反咬一口呢?
可是不知道为什么,明明尼日尔有了先进的设备,却还是被外媒称为“自损式挣扎”?这其中的原因真让人挠头啊。
«——【·亲密伙伴·】——»
尼日尔,位于西非内陆,位置真是有点尴尬,国家的发展状况也不太理想。
不过啊,上天还是公平的,关了一扇门,给它留了一扇窗,这地方地下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呢。
2003年,西方石油公司一走了之,把尼日尔扔在一边,没人理会。但就在这时,中石油站了出来,和尼日尔展开了合作。
中石油不仅帮尼日尔勘探和开采石油,还投资建设炼油厂和输油管道,真是下了不少本,累计投资大约46亿美元呢。
这些项目带给当地居民不少就业机会,税收也随之增加。说中石油是尼日尔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臣,那真是一点都不夸张。
尼日尔和中石油的合作一直很顺利,双方真的是一对互利共赢的好伙伴。不过,谁曾想到,2023年7月发生的那场政变,竟然把这和谐的局面搞得一片混乱。
《农夫与蛇》
到了2025年3月13日,尼日尔强制要求三位中国籍高管在48小时内离境,这就像是直接把人踢出家门,毫不留情。
不仅关停了炼油厂的账户,还吊销了中资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,这一系列动作真是将中尼关系推向了一个谷底。
事情的起因是一笔4亿美元的贷款。2024年3月,尼日尔军政府资金紧张,四处筹款,中石油出于多年的合作关系,便向他们提供了这笔预付款的贷款。
年利率7%,期限12个月,这个条件在国际贷款中真心算得上是相当厚道了。可是等到还款日期一到,军政府却愣了,发现自己根本没钱还。
照理说,应该去跟中石油沟通一下,商量商量能不能宽限点时间,或者定个还款方案啥的,可他们偏偏就不这么做。
简直是不讲道理,居然想着从新贷款里榨取更多的利益,向津德尔炼油公司开口要1.3亿美元的税,还想让他们安置一堆不合格的本地高管。
这明显就是在欺负他们嘛,中石油自然不会乖乖就范,结果军政府一气之下,干脆来了几招极端手段,真是上演了一出“农夫与蛇”的戏码。
«——【·自取灭亡·】——»
尼日尔这一做法,真是昏招接连不断。缺了专业团队来管理,石油的产量肯定会大幅度减少,税收也跟着掉,岗位也会消失,老百姓又得过回以前的苦日子了。
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坚持平等互利、合作共赢的原则和各国交往。尼日尔这样对待中国企业,未来还有谁敢和它合作呢?
再说了,西方势力一直对尼日尔的资源盯得紧紧的。以前中石油在那儿的时候,情况还能稍微平衡一下。现在把中石油赶走了,外媒竟然说这是“自损式挣扎”,这也不是没道理的。
尼日尔可得好好想想,把中石油赶走,不就是在给自己挖坑嘛,最后只会自讨苦吃,走向灭亡。